close

農曆七月即將到來
大家都知道鬼月的生活禁忌嗎?
除了不要太晚回家
出門在外也要注意安全喔!

 






民間俗稱農曆七月為「鬼月」,相傳陰司地府於七月初一這一天「開啟鬼門」,讓孤魂野鬼重返陽世享受奉祀,直到七月三十日才「關鬼門」。

中元普度是道教的「中元節」和佛教的「盂蘭盆會」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。
佛教的中元節是宣揚孝道為主,旨在勸善教化。而道教則是解脫超渡罪孽餓鬼。「孟蘭盆」乃梵文「解救倒懸」之意。「孟蘭盆經」所載目連救母的故事,自唐代以降,衍譯成目連救母的「變文」和「寶卷」,至宋代民間盛行「目連戲」,明清兩代目連戲又融合「西遊記」情節和雜技表演,內容更為豐富。
依據道教的說法,道教的中元節是「三元」之一。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,是天官賜福紫微大帝誕辰日;七月十五日為「中元」,是地官誕辰日;十月十五日為「下元」,是水官解厄洞陰大帝誕辰日。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合稱為「三官大帝」,民間俗稱「三界公」。上、中、下三元節誕辰,是對天、地、水三界神明的自然崇拜。
盂蘭盆供儀規自梁武帝大同四年傳入中國後,大行其道,雖經多次法難及歷史變遷至今不衰,正是由於其提倡之孝道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思想,儒家認為「大孝者,天之經、地之義、民之行」,有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視敬老尊賢,上慈下孝為天經地義的美德,這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。
中元地官赦罪清虛大帝,名舜帝,是黃帝的八代孫,因生母死,父再娶,繼母後來生了兒子象,其父、繼母及象常害舜,但舜事奉父母,相待幼弟,仍恭敬如一。在歷山耕作,在雷澤網魚,在河濱製陶,他所居住的地方人民相攜來聚,兩年成村邑,三年成都市,二十歲時以孝舉聞名天下,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賜為妻並禪帝位。舜事親至孝,所以中元節又叫「孝子節」,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豬,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,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。同時民眾聚集廟宇中,豐盛祭品普施陰公,孝祭祖先,繼而普度遊魂野鬼,稱「中元普渡」。
七月十五日,也是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,盂蘭盆節起源於民間故事《目蓮救母》,據佛教《盂蘭盆經》記載,釋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蓮尊者被地藏王渡化後,其母卻肆意胡為,毆僧罵道,閻王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地獄受苦。某日目蓮神遊地獄,見母親化為餓鬼,不勝悲哀,於是送飯給母親吃,沒想到飯還沒送到母親口中,就化為火燄。目蓮無計可施,請教於佛祖,佛祖說:「你母生前罪孽太深,以你一人之力無法化解,必須仰賴十方僧眾,在七月十五日,備百味五果,置於盆中,共同祭祀,供養十方鬼靈,超渡眾餓鬼,才能解救你母的危難。」於是目蓮依佛祖旨意行事,蓮母才能脫離鬼道,升入天堂。後來的盂蘭盆會就是因目蓮救母之事而來的。
 
佛教民眾在七月十五日做「盂蘭盆會」,以百味五果供養僧伽,以所得福報來為在生父母植福,也為去世父母超渡。而「中元普渡」則是用供品酒食祭祀不相干的孤魂野鬼,與佛教的「盂蘭盆會」是有區別的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載:「十五日,諸寺建盂蘭會,夜於水次放燈、日放河燈。最勝水關,次泡子河也。上墳如清明時,或製小袋以往。祭甫訖。輒於墓次掏促織,滿袋則喜,秫竿肩之以歸。」
按道教信仰,七月十五日為職司管理陰間鬼魂的地官下降判定人間善惡的日子。
普渡原意是「普遍超渡孤魂野鬼」,以地方寺廟為中心,舉行祭祀法會,廟裏擺設盛大的供品宴席,以祭祀孤魂野鬼,並請僧侶或道士作法,日夜誦經,普渡亡魂,餓鬼囚徒亦可得解脫。為了讓鬼魂方便於前來享受供宴,廟宇中會架設起掛著燈籠的長竹竿,有如燈塔一般。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。在魏晉之後,佛教信仰引進中國,佛教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,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,形成集佛、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節,奉祀對象也由佛僧、地官擴大為孤魂野鬼。
 
生活禁忌:
1.減少出遊,以免遊魂野鬼貼著你、跟著你。
2.不要買車,容易有交通事故發生。
3.沒啥大事,晚上不要出門,這是好兄弟們的活動時間,別和他們爭地盤。
4.夏日戲水好清涼,但人煙罕至的溪邊、河邊、海邊可別去,以免成了替死鬼。
5.不要遷居或裝修房屋,免得好兄弟也是你的「同居人」。
6.不要結婚,以免好兄弟眼紅;若情非得已,則必須燃放大量鞭炮「嚇跑」孤魂野鬼。
7.避免開刀動手術,小心好兄弟搗亂。
8.夜間不曬衣物。
祭祀禁忌:
1.據說拜過好兄弟的供品特別容易壞,特別是肉類,因此吃的東西不用準備太多,多燒一點紙錢,表示請好兄弟拿錢去別處消費。
2.祭拜中的供品,嚴禁任意取用,否則身體會爛。
3.如果是祭拜祖先,可以在家裡拜,但祖先牌位一定要擺好,拜祭先人時, 除元寶香蠟燭是不可缺乏之物外,尚有祭祖菜餚酒水等,至於菜餚數目亦有禁忌,忌用四碟,因為四諧音「死」,意謂死上加死,十分不吉利;也忌用五,因為五與「仵」同音,意謂會出仵逆子。一般來說,以六碟或八碟為多,因為六代表了,有子孫綿長不息之意;八則是採「發」之意,有利於子孫之意。
 
 摘錄自:民間習俗(節日慶典)盂蘭盆節

來源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1106230294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北投齊雞 的頭像
    北投齊雞

    北投齊雞美食分享BLOG

    北投齊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